廿 一 世 紀 中 國 眾 神 系 譜

滄 海 湧 朝 伍 天 君

  伍天君,姓伍名員,字子胥,為道教護法,雷部四十天君之一,專司降魔服妖,持正衛道,驅除瘟疫,庇佑百姓合家平安。伍子胥生於春秋時,為吳國大相國公,軍事家,謀略家,精於水戰,其故事耳熟能詳。伍天君為人至孝忠主,武藝高強,能文善武智勇雙存,建設城池行軍佈陣樣樣皆精。

  伍天君身高體重,姿顏雄偉,身穿金甲皂鞋,手持雙刀腰纏鐵鞭,不怒自威,武威無比。

  伍子胥生於楚國世家,由其曾祖父開始代代為楚國忠誠耿介之士,其祖父死於楚莊王而顯貴,其父為太子建之太傅,伍子胥及胞兄伍尚領地於北部邊境鎮守其中。後因小人當道,太子建被流放,伍姓家族遭滅殺,楚平王以父親為人質召兩子入宮。兩子商討後伍尚入宮,伍子胥留守以防不測。楚平王殺二手後派兵追殺伍子胥以除後患。父兄被殺,君主庸碌,伍子胥痛心不已,雖不情願亦只能離開楚國投靠太子建。伍子胥本與妻一起逃離,可是其妻不願拖累伍子胥而自縊,伍子胥傷心不已,卻只能忍痛離開。伍子胥孤身逃追隨太子建逃至宋國,開展了千里的逃亡之旅,輾轉間太子健身亡,伍子胥流亡到鄭晉陳多國最終定於吳國並得到重用。吳國在伍子胥的輔助下,建城修運河練水兵薦孫武,吳國急速強大,戰力已能問頂中原,伍子胥幫助吳王西破強楚,北威齊晉,南服越人,致使吳國國力達到鼎盛之勢。

  伍子胥為吳國重要謀臣,感恩於吳王之重用,因而為其盡忠。自新吳王上位後,親自選擇吳國都城地點,親身走遍多地考察地理和水利,史稱「相土嚐水」「像天法地」,最終於吳中(姑蘇一帶)建造了闔閭城。吳中之地於吳國尢其重要,此地位於太湖東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間,西有湖泊,丘陵為天然屏障,可擋外敵,且石料豐富以利建設;吳中更是魚米之鄉,糧食供應要所,為吳國軍力提供穩定補給。

  伍子胥獨具慧眼,曾七次推薦孫武予吳王。孫武即孫子,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。孫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軍事著作,當時孫武沒有功績,於林間著書而深得伍子胥賞識,於是多次向吳王推薦。經過七次推薦,吳王命測試孫武,命其訓練宮女成兵,竟能成功而得到吳王認同。孫武事吳後,伍子胥與孫武一起整頓軍備,修建倉庫、編練軍隊、訓練兵卒,使吳國強盛。為了保護吳國及擊敗強國楚,伍子胥和孫武把吳軍一分為三,輪番襲擾楚國以錯楚,幾年有成楚國國力漸衰。

  伍子胥是軍事天才,更精於水利,開鑿了中國史上第一條人工開運河,名為胥江。吳地常有水患,大大的內耗,浪費人力物力,伍子胥思前想後,決定開鑿運河,此想法前無古人。胥江成,一利三便,利於解決了水患,便利了漕運(水上運輸),便利灌溉耕作,更便利了水軍訓練,對當地百姓的生計發展十分重要。宋代水利家宜興人單鍔早有說明胥江致今依然效用十足。

  伍子胥精於水利基建外,更熟悉軍事,講究戰法,於水戰特別重視,著有《伍子胥•八篇》,後世稱伍子胥為水戰大師。吳越兩國常年交戰,最多的是水戰,越軍大都開著戰船從太湖面而來,為了抵禦越軍,伍子胥勒於訓練水軍,更打造戰船「艅艎」,是大型艦隊的存在,擁有強大的水戰力量,後人多有參照此戰船設計,於後世水戰發展有著重要影響。

  當年伐楚,伍子胥命水師三萬多,從太湖出發沿?胥江悄悄西進,並突然出現在楚國重地巢湖出現,配合孫武之策,結果五戰五捷,以三萬多兵破楚二十萬大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,直接攻破楚都郢城,楚昭王外逃。經歷十七年,伍子胥再次重回楚國,當年殺父之人楚平王早已逝去,伍子胥因孝道於是以鞭鞭打楚平王之墓十數下,以表示為父,胞兄及其妻報仇以盡孝及報情義(《呂氏春秋》《淮南子》)。

  伍子胥這一戰充份表現其水戰之精,而所用兵器更是大有來歷。伍子胥所用的兵器名為「龍淵寶劍」,此劍被譽為史上十大神兵之一。由春秋時期兩位鑄劍大師歐冶子和干將走遍大江南北,尋覓具有鐵英,寒泉和亮石之地,最終尋得一地,並以茨山之水入引入池中,以其純淨的水為鑄劍之源,經歷兩年之久合力打造而成。「龍淵」劍成之時,劍身躺於池中,紫氣升騰,千里外皆能見,俯身細看,池水極深,就如高山俯瞰,劍身縹緲不定有巨龍盤臥其中之像,而名「龍淵」。

  伍子胥佩帶龍淵劍,此劍集天地靈氣自有靈性,能疫使龍神。當時伍子胥於江浙興建闔閭城修建水利,驚動了錢塘江里的龍神,因而興風作浪,洪水淹沒了農田,並引發連續大雨。伍子胥深知驚動龍神,於是臨江祭奠並祭出龍淵劍,神龍因而聽使伍子胥號令,風浪得以平息。伍子胥與神龍交情日深,神龍多次輔助伍子胥修建水利。伍子胥為人有誠有忠有孝,龍淵劍因此成為一柄代表誠信高潔之劍。龍淵劍輾轉間來到了唐代李淵之手,因其名諱而改名龍泉劍,後賜予李世民更深得喜愛而常佩備,最後成為陪葬之物。

  吳王闔閭去世後,伍子胥一心扶助闔閭的兒子夫差繼位。夫差封他最高官職,稱相國公。後因太宰嚭進讒言誣陷伍子胥有謀反之心,最終賜劍伍子胥自刎,並將把屍身用皮革包上,於五月五日投入錢塘江中,望其不得安葬。

  伍子胥為奸臣所害,胥河神龍傷心不已痛惜這位老朋友,於是將伍子胥屍身推上水面停於胥口岸邊,讓百姓為其埋葬得以入土為安。可是,覓得屍身,頭部卻不知蹤,所有百姓連夜尋找終找得頭部。百姓?紀念伍子胥,於是於胥江畔為其埋葬,之後在墳邊立祠,稱伍相公祠,俗稱胥王廟。胥王廟歷經朝代風雨,經歷多個朝代,至今依然香火頂盛。伍子胥傳奇一生諸多貢獻,盡孝道,於國盡忠,多有建樹惠及百姓貢獻良多,因而廣受人所供奉,最終得到玉帝敕封位列仙班。

  每逢農曆五月初五,百姓為記念伍子胥及答謝神龍,於岸邊賽龍舟包粽子以祭拜伍子胥。蘇州市端午節的傳統民間習俗至今已成為國家文化遺產。

寶誕日:農曆五月五日

 



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絡我們 | 網站歷史 | 免責聲明 | 友情連接
COPYRIGHTc 2009 Lukya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